作为全球四大通讯公司之一的中兴通讯中东地区的总裁,他身负重责而敢为人先,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突破重围逐步走向辉煌;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南人,他亦兄亦友,演绎着一段中南人的史诗传奇。
那天阳光正好,炎炎夏日有清风徐徐吹来,他眉宇间洒满了阳光,似一泓清泉涌过,他是校友王亦文。
【王亦文校友简介】
王亦文,男,1994年--1998年于中南工业大学自动化系电气专业就读,1998年--2001年在中南大学攻读研究生。现任中兴通讯中东地区总裁。
八月的炎热一过,长沙便会偶尔浮起阵阵潮湿的秋风。刚刚结束了国外行程的王亦文学长便风尘仆仆的回到母校,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初见王亦文学长之时,其眉宇间微透阅尽人事的沧桑,行为举止间又隐现安稳从容的气态,和善健谈的人格魅力,令我们为之倾服。
毕业多年后的这次采访,也让王亦文学长在忆起自己年少与中南的不解之缘之时,毫无保留。出身于偏远小镇的他,自小就憧憬拥有军人般保家卫国、维护和平的气度,然而现实阴差阳错,未被提前批军校志愿录取的他,带着满腹思虑来到了中南大学,未曾料想,从此掀开了学生生涯最绚丽多彩的篇章。
学生工作的“怒点”,你GET了吗?
虽说是理工科,王亦文学长的大学学生工作却与文艺结缘,带着知青般的情怀,从干事、部长、副主席、副书记、到研究生主席……直至做到班导师职位。中南七年,从如何当一个好学生,到如何当一个好“领导”,角色转换之间的BUG也曾让他焦头烂额。身为学生的他,使他更容易GET到学生的“怒点”,屡次试错后总结的经验,都成为了他高于时代同龄人的财富。
学生工作的成功,让他初尝人格魅力的喜悦。“位高权重”并不是王亦文学长的得意之处,最令他至今回想起来都能幸福感满满的,便是他以其出色的领导力感染大家愿意同他一起徒手“闯天涯”。
多年的学生工作中,王亦文学长始终秉持着以身作则、教学相长的理念,在处理与老师、学生的关系时更是游刃有余。正是这种亦师亦友的气度,让他在中南七年里,收获了许多莫逆之交。
要有勇气直面压力,更要有勇气颠覆创新
研究生期间身兼数职的王亦文学长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工作压力,在学会自我减压之余,他不拘泥于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总结归纳教学方法,创新课程教学理念,让自己的教学简易生动。
在具备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时代对创新性优势人才的胃口越来越大,市场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建立自身优势领域、构建自身价值网已迫在眉睫。学生时代的王亦文学长以其清晰缜密的分析总结能力初显锐气,成功抵御了人才洪流的冲击,传承中南的智慧源泉使其突围海量信息屏障,成为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如此看来,王亦文学长能在当年的教学模式创新及如今的企业管理模式创新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就不足为奇了。王亦文学长说:“进入企业工作后,更发现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力量源泉,但培养创新意识的种子是在大学期间萌芽的,因此大家在学习、研究和学生工作时都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
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
“年轻人一定不要怕吃苦,特别是在刚入职之际,一定要给自己树立一个中长期的目标。比如以五年为时间单位,在这五年里,为了自己的目标,可以从成长立足间不断积累经验,往所从事行业的专家领域发展,在此期间,切勿太计较眼前短期得失而轻易跳槽。人生就像海绵,经验便是水,海绵吸水需要足够的时间,时间越短水便越少。”这是王亦文学长对中南学子的恳切建议。
有时候,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爆发式”增长,可能是个坑。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在物质需求的冲动下,总会轻易拿自己与别人比较,轻易放弃所从事的职业,渐渐忽视了一个社会职业人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每个团队中的成员定位不尽相同,更何况不同个性的人、不同情境下的职业又怎能都相提并论?唯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持之以恒地积淀,不让自己的精力捉襟见肘,终有厚积薄发之日。
真正有机的成长,会在人性的弱点里获得营养
“在中南,我结识了很多一辈子的老师和朋友,有昔日的恩师桂卫华教授、李满春书记和亦师亦友的王新辉老师、王新平书记等,这些友情不会因为时间推移而淡漠,也不会因天各一方而疏远”,谈到朋友,王亦文学长感慨:“每次回到母校,我们都会抽空好好聚聚,一起回忆当年的青葱岁月,谈论各自的生活工作,让我受益良多。良好的人际关系,友好的朋友圈子和工作伙伴圈子,将会使人受益终身。”
匆匆那年结下的莫逆之交成为了王亦文学长社会工作生涯中的慰藉,真诚的“革命”友谊时常成为王亦文学长在长期海外生活、工作中克服孤独与困难的动力,与同学、老师的情意在离校的近15年中反而历久弥坚。此次回校,他还特意去听了建艺院刘雪梅教授的音乐课程,并与刘教授约定下次定要请教授指点一二。
开启“上帝视角”看未来,生活精彩不断
“人生就像一个舞台,下方有支撑人生的四根柱子,它们是工作、家庭、健康、爱好。不同阶段,四根柱子长短不一,但要时刻把握好平衡,在经过多年的历练后,使得每一个柱子不断变粗且寻找到最好的平衡,那才是人生的赢家。学生时代也许暂时无法理解其中的道理,需要在未来的历练中体会和成长,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王亦文学长用这句话给此次访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四根柱子是支撑人生最漫长岁月的基石。严谨的工作让人享受成功的喜悦,美满的家庭让人体味爱的温暖,健康的生活让自己感受正能量,丰富的爱好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同各个音符在主旋律的线条上天衣无缝地合奏。
访谈尾声之际,王亦文学长依旧温和爽朗的笑着,眉宇间舒展开了历经铅华的大气从容与不容置喙的拼搏勇气。
这位远归的故人,他的故事将会激励一代代勇于追梦的中南学子。